我国有高效数控技术为何依然替代不了进口机床【资讯】
2023年03月16日 河南机械设备网
机床是装备行业的母机。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切削、铸造、锻造、焊接、冲压、挤压等都需要机床。
数控技术为何依然替代不了进口机床?" width="535" height="364" title="我国有高效数控技术为何依然替代不了进口机床?" align="" />
我国机床产值世界第一,但以低端产品居多、质量整体水平不高、高端产品线少、缺乏大型国际集团。高端数控机床市场一直被欧美日企业所占据,目前三轴机床已实现100%国产,四轴约70%,但最先进的五轴数控机床主要依赖进口。
数控机床的精度和可靠性才是整个国内市场的共性痛点,再优秀的自动化,智能化技术也是无法完成进口替代,项目产业化的难度增大,产业化后的价值也会因此弱化。
中国机床目前受制于受电主轴、双摆头、转台等关键精密部件,现有条件下短期内在精度、可靠性方面很难进行技术突破。
科研成果的不系统性也会影响成果的商业转化价值。国家的一些重大需求或行业趋势使得某些领域成为科研的热门方向,使得我们在这些领域需要尽快地积累一些成果。但某一领域的应用往往需要整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,方案中的某些环节可能不在热门领域中,或者因为某些其他原因研究投入较少,使得部分科研成果成为了空中楼阁,没有配套的技术做辅助。项目具有技术优势是远远不够的,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,所处的产业链深度不同,市场的需求也就不同
技术成果转化难,有时候在于没有合适的企业来接棒创新的下一步。一些有需求、有技术、有实力的企业,往往不愿意只为成功的“可能性”买单。如果论文、专利到样机、规模化生产的环节没打通,科技成果也就难以走出工厂。
另外投资人对普遍对多数的科研成果转化也持谨慎态度,因为越是创新的成果,背后可能意味着更高的风险。很多企业家乐意投项目,可因为缺乏专业团队和科技中介服务,影响其投资意愿。
因此,要想解决我国高端机床依赖进口的局面,一方面需要提高数控技术,另一方面,要有完整的转化链条,来帮助科研成果商业化、实用化。比如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朱志远认为需要成熟的科技中介服务团队,来为科研技术的实用提供渠道:“他们懂得这个行当的价值在哪里,能够发现技术缺陷,可以把不同领域的项目拉拢在一起,他的角色就是‘架桥’的人。而这个领域的人才是我们欠缺的。”
- 上一篇:未来我国饮料塑料包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
- 下一篇: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研究方向【资讯】